引言
早在战国初期,曾参便发出过“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的千年一叹,尽言华夏一族对死亡、对社会教化的重视;带着这种文化传统基因,中华民族对于丧葬祭祀的态度从来是且敬且重的。历史的轮毂驰入21世纪的中国,随着“青山白化”的加剧和新兴科技的日新月异,当传承的炬火交给新一代的大学生,在“荣枯相代而弥见其新”古训和中共中央民政部“殡改”新要求的昭示指引下,浙财大学生走入乡村公墓,实地调研,以新智赋能旧行业,刷新“人生终点站”引路牌。
实地调研,探赜索隐
2024年8月,浙江财经大学“璞华生境”大学生团队深入西周镇文岙村进行实地考察调研,为殡改创新推进寻求“新”出路。
文岙村位于宁波市象山县西周镇北部,沿象山连接线而建,濒临象山港。近几年,由于村内老龄化愈发严重,文岙村全面对村庄进行了科学的再规划。村近年新建设施如健身公园、太阳能垃圾处理房、老年会所等,不断为村民营造更宜居、更和谐的生活。
在文岙村沈秀品书记一行人的引导和介绍下,“璞华生境”团队了解到,当地还进行了初步的中心公墓建设。这一努力在取得了一定成效的同时,也暴露出当地殡葬行业转型发展的一系列痛点。
经过实地考察和总结,本团队发现,问题中较为显著的有:非绿色祭祀形式如大量燃放烟花爆竹等依然存在,污染较为严重;只能提供最基本的安葬服务,较为单一,很难满足用户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周边地区老龄化严重,对新型殡葬方式的接受度仍有待提高;此外,社会对殡葬从业者偏见较大,生命文化教育也尚处于起步阶段……
博观约取,掇精撷华
接过赓续传统的炬火,浙江财经大“璞华生境”实践团队谨记“圆照之象,务先博观”的训诲,马上又开展了一系列的企业走访、企业负责人采访、主题组会和实地参观学习省内优秀生命文化园改革创新成果的实践活动。
图为团队成员在径山竹茶园学习讨论和总结。
径山竹茶生命文化园是省内生态殡改优秀实践成果的代表。在竹茶园,实践团队受到了园方和合作企业的热情接待。通过实地参观学习,团队亲见了殡葬改革创新的成果:园区内,传统的殡葬方式被赋予了新生,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既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又为生者提供了巨大的慰藉。深入了解园区在生态安葬、文化弘扬、社区服务等方面的创新举措后,团队即时以组会讨论的形式,总结了本次实践探索的宝贵经验。
在对萧然绿发集团有限公司的企业走访调研中,团队以采访、主题调研会的形式,向多位负责人询问和学习他们各自在殡葬改革实践中的经验与体会。从他们的讲述中,团队深刻感受到殡葬行业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新智赋能的创新改革措施对于推动行业转型发展的巨大推动力。这些宝贵的经验,无疑为团队后续的实践之路指明了方向。
数智赋能,生态致远
经过一系列的实践探索,“璞华生境”实践团队将径山竹茶园等优秀生命文化园的改革创新经验进行总结、提炼,形成了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的实践模式。同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团队提出了一系列结合绿色生态理念和数字化科技创新的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建议,为推动殡葬行业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注入新智发展力。
基于创新性,以下为“璞华生境”团队为乡村新型殡葬革新的推进和发展做出的贡献:
提出个性化定制和环境友好祭拜:通过线上平台定制个性化仪式设计和个人化殡葬产品等方式体现对个体的尊重,实现深度个性化;引入NFC、AI、AR等现代科技,实现数字化祭拜和纪念,如安宁数据库平台、墓碑二维码+和线上远程绿色祭拜小程序等,推动殡葬服务数字化创新,切实为用户提供便利;以情感化服务、数字化和个性化的祭拜和纪念活动为旗舰,如结合人文关怀和数字科技的“聿芳阁”数字化追缅空间等,用现代科技保存和再现逝者音容,提升服务品质和用户关怀。此外,通过电子烟花、电子礼炮等和“天堂邮局+思念墙”等环境友好方式开展祭拜活动,增强可持续属性,在细节中贯彻生态理念、做出绿色生态化贡献。
增值服务与社会文化贡献:依靠3D打印技术等个性化定制墓葬产品外观、艺术装置等;设置教育研学基地,主要分为参观与授课两个板块运营,在参观板块设立小型展览区,宣传展示囊括生命教育、环保理念、孝老敬亲、殡葬改革等主题,而授课模块则聘请专家讲师开设相关生命教育讲座,推动社会思想风气转变。
不难见得,浙江财经大学“璞华生境”实践项目的深远意义已经超越单一殡葬服务设计的范畴,而是融合了绿色生态理念、尖端科技智能技术、生命文化传承、社会文化思考与为民服务精神。此项目的实施,将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成为推动殡葬行业绿色化科技化转型、促进浙江省乡村振兴深远推进乃至推动浙江乡村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