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提出实施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工程,该文件题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千万工程”,实现对乡村振兴成功经验的总结与延续,浙江财经大学盈阳金融科技学院的“解码岱山海岛经济,探索渔农村共富路径”暑期实践团队在苗振龙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舟山市岱山县进行了实地考察,开展了为期两周的暑期实践活动。
团队在双合村赵焕元副书记和火箭村杨芳书记的引导下,了解并总结了当地特色的“海蜇捕捞业”、“渔村旅游业”和“葡萄种植业”的成功经验;先后前往多座村庄与当地村委进行交流,讨论分析方案推广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发挥师生专业知识优势,为多个乡村建设设计新思路、新方案。
浙江财经大学盈阳金融科技学院“解码岱山海岛经济,探索渔农村共富路径”实践服务团开展了为期两周的实践活动。这一站,我们来到了“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双合村与“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火箭村,探索渔农村特色特色产业。
7月16日早晨,实践团队到达了双合村,在赵焕元的带领下,团队前往渔场参观了海蜇捕捞的现场,随后亲眼目睹当地村民以传承已久的非遗技法处理捕捞上来的海蜇。双合村凭借优质的海蜇及其特殊的处理工艺,使得该行业成为了村庄传统的经济支柱,长期以来为村民提供稳定的生计。
伴随新任村官的上任,这一传统产业经历了深刻的改革与革新。新引入的现代化经营理念,创建两头洞品牌,显著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为海蜇产业注入了新的生机。
赵焕元带领团队参观了村里的共富工坊,该工坊通过统一生产专业海蜇包装,对海蜇产品深加工,提升了传统业态的现代化水平,积极促动两头洞海蜇品牌的标准化和品牌化,让本土海蜇走出渔村,走向更远方。
7月17日,团队考察了当地著名的旅游景区,依托当地上世纪采石业的遗迹打造的双合石壁。双合村通过景区建设实现以景聚人发展旅游产业的目的,以景区带来的客流量实现周边民宿、咖啡店等特色民宿产业及海岛文旅新产业的协同发展。
在赵焕元的介绍下,当日下午实践团参观了散布在村庄内的各家民宿、民营咖啡店、特色文创店等。双合村以“石、渔”为特色,依托省级历史文化重点保护利用村建设和花园示范村庄建设,积极发展特色民宿产业及海岛文旅新产业。这些小店外观富有当地石板特色,独出心裁,构成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实践团还采访了当地省级金宿“从前慢”和“风铃坡”的老板,他们表示眼下村里的旅游业火了起来,他们也愿意回来发展经济,与村里协作将石文化这张金名片擦亮。
垂钓园和渔乡风情巷的创新建设,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垂钓体验和丰富的文化体验,海蜇非遗传承馆的设立,更是有效地保护和展示了传统海蜇加工技艺,增强了文化内涵和特色魅力。
双合村通过这些具体举措,开辟了乡村振兴的多元化道路,展示出新村官团队的决心和智慧,为建设美丽乡村和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了实实在在的力量。
7月18日上午,实践团队造访了火箭村。在火箭村村委书记杨芳的带领下,社会实践团来到葡萄种植大棚察看葡萄的种植状况。火箭村因独特的地理优势以及气候状况,葡萄种植产业发展业态良好。当地葡萄产业收入占本村经济收益的80%。通过政府平台、村企“牵手”,打通农产品供需两端主体,近两年火箭村结对企业“鼎盛石化”就在火箭村购买了超过1.25万公斤葡萄,为果农带来收入超过30万元。
今年,岱山县岱西镇葡萄“共富工坊”对岱西农户种植的葡萄进行了统一包装设计、对采购包装的果农实行30%的补贴。在与书记交流中,我们了解到该村葡萄在本村的需求较小,主要向宁波等地销售。虽然产业已较为成熟,但是仍然存在销售运输冷链技术低、产业规模较小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7月18日下午,为进一步了解火箭村葡萄种植业的发展历程,团队来到了岱西葡萄科普馆,进行进一步的学习考察。
馆内具体讲述葡萄的历史、用途和营养价值,葡萄酒酿造工艺等,让游客直观了解岱西葡萄的种植传统、食用知识和葡萄“共富工坊”发展路径。
7月19日,在杨芳的建议下,实践团队来到了位于火箭村的岱西水上乐园。据杨芳描述,火箭村水上乐园原先是一片荒地,通过土地流转,村里建起了水上乐园。一开始乐园仅由几个水塘和一些水上闯关项目构成,镇里得知该情况后,积极落实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专项行动,为火箭村水上乐园量身定制了一套三年提升方案。
今年是是水上乐园“微改造,精提升”三年专项提升行动的最后一年,除了为村里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火箭村水上乐园还让更多村民吃到了产业红利,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未来村里还计划引入文旅相关产业,将水上乐园打造成当地的名片。
火箭村通过村企协同的方式,实现当地资源的有效整合,助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开创农村经济发展新业态。
团队名称:“解码岱山海岛经济,探索渔农村共富路径”实践服务团
带队老师:苗振龙
团队成员:刘渝畅、戚予馨、金于烁、陈欢浩、夏威豪、雷雷娟、石虹菁、胡思远、王雨诺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