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再进北极圈
一下飞机,刺骨的寒风从四面八方灌进我的身体里,扬起的积雪像沙子一样甩到脸上,让我连打了好几个喷嚏。
我一边裹紧衣服,一边调侃地对同行的3个施工队员说:“感受到北极圈的威力了吗?”我是华为的一名站点工程师,一个土生土长的俄罗斯人。12年前,我还是分包商的施工队员时,曾参与北极圈内一些岛屿通信基站的建设。2020年10月24日,我第二次进北极圈,看起来多了几分“导游”的架势。这次我们来的这个岛,终年积雪,天气寒冷,全岛居民不到3000人。
从机场出来,我们坐车前往10公里外的站点。外面白茫茫的一片,远处的雪山隐约可见。我感觉走到了世界的尽头:荒芜的白色大地就在脚下,北冰洋在身后流动,人、车、房子看起来都特别渺小……
1个小时后,我们的车在电视台的平房前停下了。白茫茫的雪地上,一个“大锅”形状的电视信号接收器赫然在目,一旁矗立着的就是70多米高的通信钢管塔。
它被一根根粗壮的钢筋“五花大绑”式地固定在雪地上,像一只敞开腿的八爪鱼。“我们到了!”我兴奋地吆喝道。这是一场我们期盼数月的旅程。天晓得,过去这几个月我们都经历了什么!
02一拖再拖的计划
还记得2020年3月的一天,项目经理找到我,希望我在8月“施工黄金期”之前,完成北极圈内一个岛上站点的开通工作,跟踪从设备准入申请、物料准备、站点安装、队伍管理,到站点验收的全过程。
一听工作安排,我久存的记忆被炸开了:这太巧了吧!2008年2月,为了安装通信设备,我在那里待过21天,当时看到北极熊在村子里自由自在地走来走去,我惊讶得下巴都快掉下来了。
“客户很重视这个站点!”从项目经理略带严肃的表情中,我能听出来,这是一个重要的任务。华为M西北搬迁项目有5300多个站点,但这里显得很特别:它位于北极圈以内,是我们这次要交付的最北的站点,气候条件极其恶劣,虽然居民人数不多,但意义重大,对于树立华为交付的金字招牌、拓展后续项目有重要的意义。
一斧子砍不到树,这活要想干得漂亮,就要精密计划、做足准备。准入申请从5月份正式启动,除了提供项目背景、设备清单,还要提前敲定施工人员名单。我很快找到了唯一一个在极地地区有工作资质的分包商,并选出了3个最合适的队友。他们中有和我一样,长期生活在俄罗斯西北区域,熟悉气候、地形的兄弟,更有拥有丰富施工经验的兄弟。虽然经验不总是奏效,但没有经验就是赤膊上阵。
我一边准备给客户的审批支撑文档,一边跟踪设备和物料的到位情况。如果要在8月份之前到达岛上,最好提前两个月,从圣彼得堡把设备送到阿尔汉格尔斯克中转仓,然后等6月海面的冰融化,走海运送达岛上。运输大约要3个星期。
我觉得一切都在计划之中。没想到,从3月份开始,俄罗斯新冠疫情迅速扩散,随着最严“反病毒”法案的颁布,各地区开始严格封锁。在长达数月的时间里,物料进不来,也出不去,各种供应计划一直在变。我负责的其他站点轮番出问题,就像打地鼠一样,敲完了这只,又冒出来另一只。
7月中旬,供应经理兴奋地告诉我:设备到达阿尔汉格尔斯克中转仓了。还不算太糟!虽然离承诺客户的时间越来越近,但在不可抗力的情况下,我们只能尽力而为。
我开始留意货船资源,希望尽快启动海运。然而,1~2周才会有一艘货船直达岛上,此时周边气象条件恶化,不适合船只航行,我们再次陷入漫长而焦灼的等待中。趁着这个时间空档,我提前准备了一个月易保存的食物,如香肠、土豆泥杯、罐头、大蒜、方便面等,和设备一起打包,随时准备出发。华为助力政府数字化转型。
03意外频发
翘首盼望了两个星期后,8月1日,货船终于从码头出发了!从阿尔汉格尔斯克到岛上约1000公里,如果没有意外,一个星期就能到。
我每天都会在网上查询货船的位置。第二天,船到了临近的一个城镇停靠,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船就像蜗牛一样,慢悠悠地往前爬,有时候好几天不见动静。我望眼欲穿,恨不得飞过去一探究竟。每周的项目例会上,都要面对灵魂拷问:“船到哪儿了?什么时候到?”原来,为了满足居民补给的需要,船每到一个城镇都要停下来,而且气象变幻莫测,风浪太大就要在港口避风。夏季北极融化的冰川顺流而下,船还要小心避开各种陷阱,时间成倍增加。
8月31日,货船最终到达岛上。但我们的上岛审批却迟了一个月才通过,好不容易拿到了入岛申请,又遇到了航班的问题——航班不是每天都有,由于天气原因,经常停航。机票也只在当地办事处售卖,当天买,当天走。所以,我每天都会去办事处询问:“今天能飞吗?”
连续几天,得到的答案都是否定的,以至于后来办事人员都认识我了,远远看到我来了,就冲我耸肩、摆摆手。再后来我们加了WhatsApp好友,我每天都会和他沟通,确认有没有票。10月24日一早,办事人员给我打来了WhatsApp视频电话,笑盈盈地说:“准备出发吧!”我高兴得赶紧喊上3个施工兄弟去赶航班。我们携带的行李里除了衣物,还有一些特别的礼物——可乐和伏特加。
04岛上的衣食住行
一个多小时后,飞机抵达岛上。我们到站点时已经下午三点了,太阳斜斜地挂在地平线上,感觉快要掉到海里去了。我有点焦虑,现在每天能上站的时间只有4个小时,极夜现象越来越明显,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无论如何得先找到住的地方。10公里外有个小招待所,但这个季节很多北极熊出没,有攻击性,步行上下站不可能,租车的话,交付成本又会大大增长。怎么办?
其实,站点旁边就是电视台,里面有宿舍。来之前,我尝试和驻扎在阿尔汉格尔斯克的电视台台长沟通过,但他担心疫情期间的安全,拒绝了我的请求。我决定再找这里的站长碰碰运气。
说明来意后,站长的头摇得像个拨浪鼓:“不行,没办法。”
“我们是来帮助大家的,基站开通后,打电话也会更方便,能不能帮帮我们?”我边说,边指了指一旁的通信铁塔。站长停顿了一下,没有说话,显然在思考。
“我们4个住一个房间就可以,不会给你们添麻烦!”我又继续补充道。没等对方回应,我拿出了一瓶伏特加和几瓶可乐。在俄罗斯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如果没有伏特加,会更健康,但却不会幸福。只要一杯伏特加下肚,彼此的关系也就近了。最终,我们被好心的站长收留了。房间有2个高低铺,刚好一人一张床,虽然简陋,但总算有了落脚的地方,而且抬脚就能去站点,非常方便。
住的问题解决了,吃的也得想办法。我随身携带了一些速溶的土豆泥杯,只要加点开水,等待几分钟,就是一道我最喜欢的主食了。电视台里有一个小厨房,我们也可以简单煮一碗面,加上牛肉罐头、香肠等,成就一顿可口的晚餐。在这样的地方,能吃上热腾腾的食物,本身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了。
不过,大部分食物还和设备一起躺在集装箱里。所以第二天,我们就开始四处打听,寻找运输工具。电视台的站长在这里工作好多年了,在他的帮忙下,我们顺利找到了一台起重机和一台货车。我们打算先用起重机把集装箱吊到货车上,货车运到站点后,再由起重机把集装箱吊到站点边。
在运输过程中,货车要经过一个小山坡,由于路面结冰,爬到一半,车轮打滑,怎么也上不去。大家在一旁干着急,我急中生智,找来了一根钢绳,让起重机拖着货车慢慢爬,总算迈过了过去。折腾了一整天,我们把集装箱运到了站点。
05突如其来的暴风雪
10月28日,来岛上的第五天,我们投入紧张的施工中。为了减少塔上作业时间,我们决定先在地面组装好设备,把成捆的跳线裁剪成合适的长度,为上塔做好万全的准备。
但此时,岛上突然变天了:气温骤降,呼啸哀嚎的狂风卷起地面的积雪,直接甩到空中。天地间灰蒙蒙的一片,能见度只有四五米。走在空旷的地方,我感觉整个人都被气流托起来,动弹不得。最可怕的是碰到突然刮起来的“妖风”,站都站不稳,更不用说上塔了。
我们只能窝在宿舍里,等待天气转好。一天,两天,三天……4个人挤在一个小房间里,不能出去,那滋味真不好受。特别是几个施工兄弟,平时在户外待惯了,要在这么小的地方待着,总是不耐烦地抱怨。还好他们带了扑克,可以打打牌、听听音乐,有时候也读读书,勉强还能坚持。
我自己也有点想家了,特别是到了晚上,很想两个孩子。来之前,他们听我说要出差这么久都哭鼻子了,妻子也很担心我的安全。所以等到半夜当地居民睡了,我借用了电视台的卫星电话,和家人报平安,讲讲我这边的情况,心里也好受一点。
暴风雪持续10天的时候,我真的着急了,来了这么久,塔上的工作都没有开始,能不能在11月份完成交付,我心里没有底。每天睡前我都会看天气预报,祈祷第二天暴风雪会停,第二天一醒来,立刻就去查看天气情况。可是,天气还是一样糟糕。我知道,作为带队的人,这时候不能乱了阵脚,于是,一边鼓励大家,讲点笑话活跃气氛,另外和客户保持密切联系,汇报每天的情况。
又过了三四天,风不是每时每刻都那么凶猛了,我们就溜到机房里,在室内完成线缆铺设,安装新设备,把能布的线提前布好,能装的设备装好。
此时,还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电视台这边没有热水,我们已经有十几天没有洗澡了。每天干活出很多汗,身体黏糊糊的,回到屋子里,4个大男人味道冲天,那感觉特别“酸爽”。虽然每周固定时间,当地会有交通工具把居民接到公共浴室洗澡,但一听说我们是外地的,来这儿还没有满14天,我们的洗澡要求就被拒绝了。我们只好数着日子熬,希望早一点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个澡。
06现实版“熊出没”
到了11月13日,岛上久违地迎来了晴天,施工人员终于可以上塔了!大家很兴奋,只要能干活,我们就能早点把事做完,早点回去和家人团聚。
气温只有零下十几度,我要求他们在塔上作业时,每隔一小时就要下塔,去屋里休息一下,千万不要因为冻僵导致意外发生。
我们还要留意一种危险的靠近——北极熊。北极熊本来都是在破碎的浮冰上捕捉海豹,可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很多浮冰消失,不少熊冬眠前会上岸觅食,居民点长期堆积的废弃食物成了他们的目标。附近的村庄常常响起刺耳的警报,很多居民不敢出门,我们也不得不小心一点。施工人员上塔的时候,我就负责盯梢,拿着望远镜环顾周边,看到北极熊,立马让大家停止作业,回到安全地带。
最惊险的一次,我们和一头北极熊就隔着不到10米的距离。当时有一个施工队员正打算下塔,已经爬到了离地十来米的位置。我看到北极熊跑来后,赶紧冲他大吼:“熊来了,熊来了!”
这时,熊已经走到站点了。白色的毛发上蹭了很多泥水,看起来灰扑扑的,和动画里可爱的卡通形象有着天壤之别。它正用两只圆滚滚的眼珠子盯着塔上的队员,吓得他一动也不敢动。
我们迅速往后撤退,找来了一个大喇叭,希望用噪声赶走北极熊,但这种架势显然没有威慑住它。北极熊还是优哉游哉地在站点周围晃荡、搜罗食物,过了好半天,才悻悻离去。我们一看北极熊走远,赶紧让队员下塔。他在塔上冻坏了,在屋子里喝了几杯热茶,休息了半个小时才缓过劲儿来。这样的惊险瞬间,真让人后怕。
好在华为设备的设计很好,安装过程也很简单,没遇到什么技术上的问题。3天后,我们完成了硬件部署和前后台的设备调测。
而更让我们开心的是,周末我们去了一趟公共澡堂,洗了个清爽的热水澡。我的天,这20多天,我们都快被捂馊了。热水一冲,只觉得浑身舒坦,神清气爽,一身疲惫瞬间烟消云散!
07凌晨1点的远程验收
剩下的就是客户验收和物料清理等收尾工作了。十几年前客户为了验收,专门跑过一趟,但这样风险太大。这回客户同意借助ISDP SmartQC 工具,远程在线验收。但因为当地网络的限制没办法传照片、视频,怎么验收?如果不验收,万一出现问题,二次上站的代价可想而知。
有别的办法吗?我把目光转向了电视台。既然可以通过卫星信号来收发电视节目,当然也可以传递照片和视频。于是,我找到了站长求助。
听了我的请求,站长几乎没有犹豫地回答:“凌晨1点以后可以借给你们用。”
“太好了!”我紧握着他的手,表示感谢。这段日子朝夕相处,我们已经有了深厚的友谊。不过由于岛上又下了一星期的暴风雪,验收一直等到11月23日才得以进行。当天凌晨1点,我们通过卫星通信链路把图片和视频传回去,经过后台人员的审核后,传递给客户。
客户对照着图片和视频,一一检查硬件安装质量,当看到视频里无意闯进的一头北极熊时,还打趣地问:“你们是请了北极熊来帮忙吗?”大家都哈哈大笑。最后,客户认可了大部分的安装,也提出了个别小的修改点。
2020年11月24日凌晨,我们完成整改后,再次连线客户,站点顺利通过验收!电话那头,客户无比感慨地说:“这是我第一次凌晨进行验收,华为人太拼了!谢谢你们!”
或许是对我们辛勤工作的奖赏,有一天晚上,我们幸运地看到了绚烂的北极光。巨大的天幕上,淡绿色的极光不时变换着舞姿,就像万千闪耀的珍珠倾泻而下,划开黑暗的天际,绽放出光芒。我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激动地在茫茫雪地里欢呼起来。这是难得一见的生命奇遇,是因为这个项目、这个站点、这段奋斗的时光,我们才得以遇见。华为助力政府数字化转型
08一名站点工程师的骄傲
离开前,电视台的工作人员都聚集在站点旁给我们送别,站长真诚地说:“感谢华为能够来这么遥远的北方建设基站,你们在这么恶劣的环境待了一个月,克服了很多困难,非常敬业,你们都是英雄!现在我们随时可以与千里之外的家人沟通,真的非常感谢你们!助力我们的数字化转型”
我知道,除了费用高昂的卫星电话,这个基站是岛上的居民与外界沟通的重要渠道。虽然我只是一名普通的站点工程师,但在这一刻,我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走之前,我们相互拥抱一一道别。等我们坐上车缓缓离开时,站长还一直站在原地目送着我们,不停地跟我们挥手,那一刹那,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我想,人生总会遇到这种场景:到了某个地方,大家由陌生人变成好朋友,逐渐有了感情,但总是要分别,不知道以后能不能再相遇。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在以后漫长的人生中,我一定会无数次想起这个北极光下的站点和这段离奇的旅程。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