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智慧源远流长,在人类医疗史中独树一帜。其重要差异就在于,中医认为医疗是一门融合观察、交流与治疗手段的技艺。望闻问切之下,医疗过程中的各种细节,应该都是医者智慧的一部分。比如《黄帝内经·素问篇·异法方宜论》记载: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
这种智慧带入到现代医院中,或许就展露为我们日渐熟悉的智慧医院:患者走进科室之前,完成诊断之后,甚至远在医生千里之外都能获得医疗智慧的覆盖。这一切所依靠的,是医院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从未止步。
在今天,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正在由基础的诊疗、手术,向全民健康管理、智能化问诊、长期健康监控等全新能力升级。这就意味着医院的智慧化能力也需要随之提升,构筑覆盖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大健康服务。尤其在后疫情时代的背景下,社会更加重视远程医疗、健康防控、智能医院的体系和建设,这也促使医院正在打破以往的空间与能力边界,走向智能化的新一页。
就像社会在经历从信息时代向智能时代的转变,医院这个我们熟悉的地方,也在经历从信息之茧中,蕴育智能蝶变的过程。从医者无处不在的智慧,到智能无处不在的医院,一场奇妙的转化,正发生在全场景智能医院中。
百尺竿头:智慧医院发展新征程
2020年疫情影响下,社会对医疗数字化、远程化、智能化的期待不断加强。这种普遍的社会共鸣下,医疗健康产业迎来从国家政策到行业发展的广泛利好。可以说,中国的智慧医院建设已经取得了夺目的成就。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中长期医疗行业布局陆续推出和落地,智慧医院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与社会普遍期待。随之而来的,是智慧医院分级评估标准的推出,智慧医院的发展方向得以明确。
到如今的医院中看看,会发现老人也能通过一体化设备完成挂号、缴费;孩子也能完成远程预约与挂号;即使是乡镇级别的医院,也有了自己的数字化系统。
但这些成就不是终点,而是通往下一站的起点。
可以看到,医院场景中普通患者的数字化体验基本集中于预约、挂号、缴费这一阶段,真正涉及到医疗核心环节,比如门诊、检验、住院当中的数字化程度并不高。从数字化医院到智慧医院向智能化发展已经迫在眉睫。
从医院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需求来看,下一阶段医院主要应解决三大问题: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能否延伸到预约与就诊环节的前后?医院智能化,是不是能够解决医疗资源不均衡,三甲医院、重点科室资源紧张的核心问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ICT技术能否促进医院核心业务智能化程度,比如诊断、手术、医学科研的能力拓展、效率提升?
智慧医院之路,可以说已经来到了突破的临界点。而在这个节点上,医院面临的核心问题在于,预约系统、数字化挂号系统都是逻辑相对清晰、平台功能相对简单的数字化方案。如果医院数字化想要深入到核心环节、核心场景,甚至完成大量医疗单位的联动,则会变成需要深度融合行业能力、系统复杂、技术多元的全新系统。
医院的各个业务应用系统不能由软件开发商自行确定技术架构和接口规范,需要医院统筹规划和设计。这就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技术底座与顶层设计,来保证智慧医院建设的可生长、可演进。
医者,智也:未来医院信息化的应然
未来医院场景的数字化方向,应该是全要素协同、流程重塑的全场景智能医院。这样说大家可能会搞不懂这种医院与现在的数字化体验究竟有什么不同。那不如我们从几个细节出发,看一下全场景智能医院是否就是你所需要的“未来医院”?
比如:对不常去医院的患者,以及老年、儿童患者来说,找到准确的科室挂号其实就是一大挑战。而AI分诊能力,则可以根据患者口述信息进行智能化识别,从而完成智能化分诊引导。这极大提升了挂号效率,避免了误挂号的发生,同时减少了患者的等候时间。
住院时与医护的沟通,是很多患者的麻烦事。尤其是在缺少家属陪伴的情况下。而通过住院时在线预约病历寄送、预约医生沟通等服务,即使是患者自己住院,也可以高效解决医护沟通问题。
对于大部分慢性病患者来说,反复去医院是最大的问题。而医院智能体则可以开通专属信息通道,构建远程化、简单化的就诊渠道,既避免了慢性病患者在挂号、就诊等环节上耽误过多时间,又让医院可以实现低成本服务复诊患者。
可以说全场景智能医院就是医疗产业未来发展的应然状态。不仅如此,全场景智能医院还可以实现医护全流程智能化、医疗科研一体化、医疗机构网联化的几大变革,真正实现数字化技术与患者、医护、科研、医疗机构管理者四方核心需求紧密结合,全面建设高水平的智能医院。
可以说,全场景智能医院是医护人员、医院管理者,以及广大民众的共同期待。这种期待中,医院的智能破茧时刻已经临近。
破茧时刻:全场景智能医院的“成长方法论”
为了建设这样应然状态的医院能力、医院场景,相关单位或许应该在目前这个阶段重新修订对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理解。避免“头疼医头”的数字化方案,避免数字化系统的烟筒化、重复化与低能力化,实现医院与智能的“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
这就需要医疗机构与数字化产业之间强化沟通,关注医院数字化的顶层设计,以成长空间与真实价值为导向,打开通往全场景智能医院的全新道路。为了解决这个需求,华为提出了医院智能升级参考架构,即“医院智能体”。
医院智能体,是基于华为在医疗行业数字化领域的持续深耕,通过把联接、云、AI、计算、医疗行业应用等新ICT技术协同一体化发展,构建一个立体感知、多域协同、精确判断和持续进化的智能系统,实现医院人、财、物全要素协同,医疗、服务、管理全场景智能,全周期运营和持续创新。以开放、稳定的架构,应对“新基建”时代智慧医院多样化的创新需求与业务挑战。
医院智能体是一个由华为提出,行业共享的技术参考架构,其本身具有开放特性。这就让医院智能体不仅是一套技术,并且是一套以“不变”的架构,应“万变”的医院需求的可成长方法论。其中的主要逻辑特征包括:拓展医院的技术广度,协同AI、云计算、5G、物联网等新ICT技术服务医院。实现了医院能力的智能化协同成长。
加强医院数字化的深度。建立医院全流程,包括从门诊到住院、从诊疗到科研、从患者体验到医护效率的智能化覆盖能力,实现医院与智能的全融合。
关注医院智能化的成长度。建设可联接可承载,持续进化,开放共享的平台,不为智能化预设上限。
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供应商,致力为全行业数字化转型赋能, 是助力千行百业加速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懂行人”。华为提出的智能体架构,具有应用使能、全域协同、持续进化、开放共享四大特征,这些能力特征在医院中可以得到有效的施展和发挥。换言之,方法论终究需要落地。而医院智能体这个顶层设计的落地实践,也将在不久后开启。
推荐